揭開 AGV 動態路徑規劃演算法的面紗

在現代倉儲、物流和製造業中,自動導引車 (AGV) 越來越普遍。就像勤勞的工蚁一樣,它們可以自主導航複雜的環境,高效率地完成物料處理任務。讓 AGV 實現智慧導航的核心技術之一是路徑規劃。尤其當環境並非靜態時,動態路徑規劃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幾種主流的動態路徑規劃演算法(如 A、Dijkstra、RRT 等),並解釋這些演算法如何在 AGV 產業中發揮重大影響。
為什麼需要動態路徑規劃?
傳統的靜態路徑規劃假設環境是完全已知的,並且在 AGV 執行任務時保持不變。然而,現實世界充滿變數:
- 突然出現的臨時障礙物 (例如掉落的貨物、行人或其他車輛)
- 變更交通管制區
- 暫時調整目標點或任務
在這種情況下,AGV 需要能夠即時感知環境的變化,並快速重新規劃路線。這就是動態路徑規劃發揮作用的地方。它賦予 AGV 智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,確保它們能夠在複雜的動態環境中持續安全、有效率地運作。
主流路徑規劃演算法分析
1.Dijkstra 演算法
Dijkstra 演算法是經典的圖搜尋演算法,用來尋找從單一源節點到圖中所有其他節點的最短路徑。
核心理念:
從源節點開始,演算法就像水中的漣漪一樣向外擴散。每次都會造訪離源節點最近的未造訪節點,並更新與鄰近節點的距離。
製程:
- 初始化:設定起點的距離為 0,其他點的距離為無限大。建立要造訪節點的優先順序佇列 (依距離排序)。
- 迭代:從佇列中移除距離最小的節點 u。
- 放鬆:對於 u 的每個鄰居 v,如果從 u 到 v 的路徑較短,則更新 v 的距離,並將其加入佇列。
- 標記:將 u 標記為已訪問。
- 重複:繼續,直到擷取到目標節點或佇列為空。
AGV 應用:
- 優點:保證找到全局最短路徑(當邊緣權重非負時)。
- 缺點:搜尋範圍大、無方向性、運算效率低 (尤其在大型地圖上)。動態障礙物需要重新計算全局路徑,導致即時效能不佳。
- 定位:常作為其他演算法 (如 A*) 的基礎,或在簡單的環境中使用。

2.A* 演算法
A* (A-Star) 演算法是 Dijkstra 演算法的最佳化。它引入啟發式資訊來引導搜尋方向,從而更快地找到目標。
核心思想:選擇要造訪的下一個節點時,請同時考慮以下幾點:
- g(n):從起點到節點 n 的實際路徑成本。
- h(n):節點 n 到目標的估計成本 (啟發式函數,例如曼哈頓/歐氏距離)。
- 評估函數:f(n) = g(n) + h(n)
- 主要要求:h(n) 必須滿足可接受性 (估計值 ≤ 實際值) 和一致性,以確保找到最佳解決方案。
過程: 類似於 Dijkstra,但優先順序佇列是以 f(n) 排序,具有最小 f(n) 的節點會被優先擴展,使搜尋更有方向性地朝向目標。
AGV 應用:
- 優點:當啟發式函數符合條件時,保證最佳路徑,通常比 Dijkstra 更有效率。廣泛應用於 AGV 全局路徑規劃。
- 缺點:效能會受到啟發式函數選擇的影響;記憶體消耗可能較高;當環境頻繁變化時,仍需要重新規劃。
- 動態變體:為了處理動態環境,我們提供了 D*、LPA* 和 D* Lite 等演算法。當環境改變時,這些演算法可以逐步更新路徑(而非完全重新計算),大幅提升反應速度。D* Lite 是 AGV 動態避障的常用演算法。

3.RRT* 演算法
RRT* (Rapidly-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) 是一種基於取樣的路徑規劃演算法,特別適用於高維空間和複雜的限制條件 (例如車輛運動學)。
核心理念:
透過在狀態空間中隨機採樣點,演算法從原點開始逐步長出一棵樹來探索空間。RRT* 是 RRT 的最佳化版本,加入了重新佈線步驟,使路徑逐漸接近最佳化(採樣點越多,路徑越接近最佳化)。
過程:
- 取樣:在狀態空間中隨機產生一個點 x_rand。
- 尋找最近的鄰居找出樹中最接近 x_rand 的節點 x_nearest。
- 延伸 (轉向):從 x_nearest 向 x_rand 延伸一個步長 (避開障礙物),得到新的節點 x_new。
- 選擇父節點 (RRT* 特定):搜尋 x_new 附近的節點,並選擇從起點到 x_new 的總路徑成本最小的節點 x_min 作為其父節點 (必須避免碰撞)。
- Rewire (RRT* 專用):搜尋 x_new 附近的節點。如果透過 x_new 連線可以降低總路徑成本,則將這些節點的父節點更新為 x_new。
- 新增:新增 x_new 及其連接的邊到樹中。
- 重複: 繼續直到樹木擴展到目標區域附近。
AGV 應用:
- 優點:處理高維度狀態 (姿勢、速度等) 和複雜限制的強大能力;不需要明確的環境地圖;機會完備性 (如果路徑存在,最終會被找到);RRT 具有近似最佳性。
- 缺點:路徑並非嚴格最佳 (除非使用無限取樣);路徑可能不平滑 (需要後處理);效能對參數敏感;收斂速度可能很慢。
- 動態變體:例如動態 RRT,它透過移除/更新與動態障礙物碰撞的樹的部分來實現重新規劃,並繼續成長。

AGV 中動態路徑規劃的實際應用
AGV 障礙物迴避應用情境
在實際的 AGV 應用中,很少會單獨使用單一演算法;相反地,通常會採用多種演算法的組合:
1.全球路徑規劃:
使用 A* 或其變體 (例如 D-Lite),或有時使用 Dijkstra 演算法的最佳化版本,在已知地圖上規劃出從起點到目的地的全局最佳或次最佳路徑。此路徑通常相當宏觀。

2.本地路徑規劃/動態障礙物迴避:
在遵循全局路徑時,AGV 會使用感應器 (例如雷達或攝影機) 來持續感應周遭環境。一旦偵測到意外障礙(靜態或動態障礙),局部規劃器(可基於 DWA - 動態視窗方法、TEB - 定時彈性帶,或具有快速重新規劃功能的 A/RRT 變異)即會介入,在全局路徑的引導下,產生短期、安全且受車輛運動學限制的局部避障路徑。

3.路徑追蹤:
控制演算法負責精確驅動 AGV 沿著規劃的路徑前進(無論是全局或局部)。
這種分層規劃策略平衡了全局最佳化與局部即時效能。D Lite 等演算法因其高效的增量重新規劃能力,在處理局部動態變化方面表現優異。另一方面,RRT 及其變體在處理複雜環境和運動限制時更具優勢。

挑戰與未來趨勢
1.挑戰
儘管動態路徑規劃技術已取得重大進展,但在 AGV 產業應用上仍存在挑戰:
- 即時需求:特別是在高速運作或密集流量的情況下,演算法需要在毫秒鐘內完成計算。
- 環境的不確定性:感應器雜訊、定位誤差以及動態障礙物的預測困難。
- Multi-AGV 協調:避免衝突和僵局,達成有效率的協作。
- 複雜的運動學限制:考慮到 AGV 的尺寸、轉彎半徑和加速/減速性能。
2.未來趨勢
未來,動態路徑規劃將朝著更智慧、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演進:
- 機器學習整合:利用強化學習、模仿學習和其他方法,讓 AGV 自動學習最佳導航策略。
- 預測規劃:預測其他動態障礙物 (例如行人和車輛) 的意圖和軌跡,以便提前規劃。
- 語義理解:讓 AGV 能夠理解環境中的語意資訊 (例如「人行道」和「充電區」),以做出更適合該情境的決策。
- 人機協作:在人機共存環境中實現更安全、更自然的互動與避難。
總結
Dijkstra、A、RRT 及其動態變體是 AGV 動態路徑規劃演算法庫中的核心工具。它們充當 AGV 的「智慧眼睛」和「動態方向盤」,讓 AGV 能夠靈活、有效率地在複雜的環境中導航。了解這些演算法的原理和特性,對於推動 AGV 技術和更廣泛的自動化領域至關重要。隨著演算法的演進與運算能力的提升,未來的 AGV 無疑會變得更智慧、更可靠、更有效率。
AiTEN Robotics 總部設在中國蘇州,是自動化工業車輛 (AMR/AGV) 和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。AiTEN Robotics 已開發出十個產品系列,可滿足全棧道物料搬運場景的需求。AiTEN Robotics 已在全球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 200 多個項目,得到了眾多財富 500 強企業的信賴,涉及汽車、食品飲料、化工、製藥、製造、第三方物流等行業,提升了運營安全、效率和未來就緒能力。